教我如何不“出貓”?

2016年3月 EVI兒童教育資訊網

小四的冬文已經連續幾節遊戲治療,都要求在遊戲室和我玩桌面遊戲。開始的時候,每一次他都會臨時根據形勢,調動牌局,改變遊戲規則, 為了讓自己贏。有時候,他會斜着雙眼,偷看我的牌局;又或者假裝不小心掉了幾張牌在地上,然後偷偷換了他手上的牌。如果遊戲太艱難,還未分勝負,他就說要換一個新的遊戲,手上的那個不好玩。

面對家長,我經常聽到的疑問是,作為家長,不是應該要讓孩子經歷多一點失敗,才會有進步,磨鍊出不怕困難的品格嗎?如果“出貓”,不是應該立即糾正嗎?如果整天贏的話,不是會驕傲,不求進步嗎?

孩子的世界是一個大人國的世界。能夠透過“贏”來掌握自己面對的挑戰,在心理上壯大自己,讓自己不這麼渺小,是孩子本能的慾望。 在我以前學習遊戲治療時,有一位老師的分享令我印象十分深刻。她說,一個心裡富有的孩子自然輸得起。有錢人才有能力捐錢。孩子每一次輸,都是在捐錢。然而,要一個能力感弱,自信心低落的孩子輸,等於是向窮人打劫。當孩子慢慢富有起來,他自然慢慢地會用他的真實力去面對世界的挑戰,遵守遊戲規則,並照顧別人的需要。

冬文是一個能力感不足,自信心低落的孩子。面對這個內心貧乏的孩子,我就算知道他作弊,也要讓他贏。有一次,他連續贏了我很多個回合,他高興得繞場一周,然後在佔據整個牆的大黑板上,一邊吹口哨,一邊畫了一條幾乎和黑板一樣寬的大魚,在海中暢泳。他說,那是一條快樂的魚。然後,他歡歡喜喜地離開了。

接下來的幾次,他慢慢作出改變。他開始問我知道他“出貓”嗎?然後他開始告訴我他“出貓”的方法;後來,他也開始照顧我的需要,他會讓我贏幾個回合,也把一些我需要的牌故意讓給我; 有時候,他主動說他不會“出貓”了。又有時候,他覺得難贏,便說我們不分勝負,而不是堅持作弊或是提早放棄。到了後期,他能夠遵守遊戲規則,也把焦點由離競爭性遊戲轉為社交性遊戲。

作為家長,如果你有一個像冬文的孩子,你有信心讓他成為一個心靈富有的人嗎?

撰文:莫黛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