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小培養面對失敗的勇氣

2016年5月18日 Oh爸媽- ohpama.com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孩子是天生的科學家,喜歡研究和探索身邊環境。孩子也有一種與生俱來,希望自己成長和進步的慾望。因此,他們也會探索自己的能力。如果你有機會細心觀察身邊的幼兒,會發現他們每隔一段時間,就會對某些事物或動作特別感興趣。他們很樂於一而再,再而三地嘗試,重複練習,直至他們能夠掌握為止。就算是比較內向的孩子,他們也會在他們感到安全的環境中,探索自己的能力和環境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在探索的過程中遇到挫折和困難是最自然不過的事。有些事情,孩子會堅持嘗試一段短時間,如果還是不行,會選擇暫時放下。有時候,就算父母在這個情況下鼓勵他們,他們也未必會繼續嘗試。可是,過一會兒,到了第二天或是隔了一段日子,他們會再試,直到自己能夠掌握為止。 又有些事情,孩子一不會便放聲哭,表達他們的挫敗感;還有些事情,孩子會直接向他/她信得過的人求助,要求他們代勞;更有些事情,孩子會被嚇倒,就算有興趣,也不肯再嘗試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孩子以上的反應都很正常。作為家長,只要我們不因此而過分保護孩子,或者是批評、羞辱或責備孩子,孩子們對於生命的熱誠和生活的好奇心足以令他們再接再勵。我們可以:

  1. 正常化孩子面對的困難:“這個比較困難”;“這個要轉進去,比上次的按下去要難一點”;“這個需要多練習幾次才會”;“我也覺得這個挺難的”
  2. 欣賞孩子的付出:“我看見你用了不同的方法嘗試玩這個”;“你剛才很專心”
  3. 就算未去到重點,也要注重孩子的進步:“你昨天放不進去,今天放了兩個”
  4. 接納孩子可以暫時放下:“你今天嘗試夠了,現在想停一停”“我們休息一下,以後再試”。
  5. 注入希望:“這個不容易;不過試多幾次/幾天應該可以有進步”
  6. 給予並尊重孩子的選擇: “如果你想,我們明天可以再試以下”;“如果你想,我可以試一次給你看!”
  7. 鼓勵孩子的參與:遇到比較難的事情,可以幫助孩子完成一部分,然後邀請孩子加入;或邀請孩子一起處理,然後歸功給孩子。
  8. 留意孩子的情緒反應,在孩子未去到極度挫敗,要以哭來表達時,便要介入:“這個真的不容易,我知道你很想成功”;“這個可能要多試幾次”
  9. 以同理心反映孩子的情緒:“很想成功”; “現在不開心,有一點生氣”;再加上述其它建議。
  10. 給孩子時間,慢慢過渡心中的害怕。給孩子機會,繼續接觸既害怕又有興趣接觸的;給孩子空間,作出選擇。

一個孩子能夠接受失敗,在面對生命中的困難時,依然勇敢堅持下去, 是因為當他/她跌到時,你給予的明白、接納和鼓勵。有一天,你會看見孩子之前眉頭緊鎖在嘗試的事情,現在蹺腳便能輕鬆完成;完成心願後,頭也不回地繼續上路;以前因為跌倒害怕,暫時放下的嘗試,現在居然樂在其中。孩子,每一天都在進步,跨越昨天的自己。

撰文:莫黛琳

http://www.ohpama.com/71916/pamajunior/從小培養面對失敗的勇氣/?aid=8803